公司法人设立方式有哪些?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时间:2024-10-2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人的定义和设立方式
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组织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定条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
法人设立方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人的设立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 命令主义设立:根据法律、法令、行政命令的规定,依照相应的程序设立,自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种方式适用于机关法人或国有事业单位法人。
- 登记主义设立:社会团体法人和企业法人需要进行登记,法人的成立是在登记程序完成时产生的。
- 依照条例、章程设立:国家根据法律或统一的章程规定法人设立的条件和程序,只要满足条件并符合程序的团体即可取得法人资格。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
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
要取得法人资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依法成立:依照现行法律规定进行合法成立,包括成立程序的合法性和成立后组织的合法性。公司制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才能取得法人资格。
- 有独立的财产:法人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民事主体参与经济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法人企业的财产总额应与其经营范围和规模相一致。
-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法人的名称是其字号,用以区别于其他法人。企业法人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必须有有序的组织机构才能发挥功能。企业法人的场所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地方,也是其作为民事主体的住所。企业法人必须有场所,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 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件包括三个层面:必须承担民事责任、只能由法人自己承担、有能力承担。企业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以其是否拥有独立财产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通过多个投资主体的出资,在依法设立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与投资主体的其他未投入财产分离。公司以其拥有的全部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具有与自然人一样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
中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该制度在新公司法中虽存在缺陷,但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预防和遏制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该制度起源于美国判例,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公司法理论或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法人人格
-
法定代表人与公司连带责任的要件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其与公司的连带责任要件。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监督。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兼任另一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需经过审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具有法律效
-
股份转让债权债务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相关规定,阐述了股东在股份转让过程中无需处理公司的债权债务,并详细说明了股份转让的限制条件,包括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转让限制以及国家股转让的法律规定。同时,提到了股东在特定情况下不得转让股份的规
-
公司设立的方式
公司设立的主要两种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是由发起人自行认购公司全部或首期发行股份的方式,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而募集设立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特定对象募集股份的方式设立。为了防止损害投资者利益,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在
-
第一章、公司章程总则
-
股份转让后债权债务的承接问题
-
危险品公司注册的条件和资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