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而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法定代表人是由股东会或者董事会选举产生的,负责代表公司履行职务。股东不能代表公司从事活动,而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公司行事。
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与自然人相对称,两者有以下不同特点:
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存在,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依法产生、消亡。而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国籍。
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而自然人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与自然人有所不同。根据《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法人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法人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成立,也可以通过核准登记成立。
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加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
法人的名称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符号,应当能够表现出法人活动的对象及隶属关系。法人还需要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场所。
法人对自己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法人代表是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他的行为不是法人本身的行动,而是对法人发生直接的法律效力。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其与公司的连带责任要件。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监督。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兼任另一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需经过审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具有法律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相关规定,阐述了股东在股份转让过程中无需处理公司的债权债务,并详细说明了股份转让的限制条件,包括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转让限制以及国家股转让的法律规定。同时,提到了股东在特定情况下不得转让股份的规
公司设立的主要两种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是由发起人自行认购公司全部或首期发行股份的方式,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而募集设立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特定对象募集股份的方式设立。为了防止损害投资者利益,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在
公司章程的总则、经营宗旨和范围以及股份相关内容。公司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规成立,注册资本明确,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宗旨是服务业主,报效社会,经营范围涉及物业管理、租赁、园林绿化、机电维护等。股份采取股权登记形式确认,发行的股份均为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