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公司开业时间必须在三年以上,并且连续三年实现盈利。如果是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则可以连续计算盈利时间。
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得少于1000人,并且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如果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则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
公司在三年内不能有重大违法行为,并且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准确,不能有虚假记载。
除了以上规定的条件,还需要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根据《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创业板上市的条件如下:
发行人必须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则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公司需要连续两年实现盈利,最近两年的净利润累计不得少于一千万元,并且净利润需要持续增长。另外,如果最近一年实现盈利,则净利润不得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得少于五千万元,并且最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净利润的计算依据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较低值。
公司一期末的净资产不得少于两千万元,并且不能存在未弥补的亏损。
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三千万元。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的定义及与股东的关系。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发起人的定义,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台湾观点以是否签名盖章于章程作为发起人标准,我国大陆则强调发起人在发起人协议上的签名及实际参与公司设立行为。同时,对于发起人的法律关系,需要考虑保护交易安全,
原始股的相关知识。原始股是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被视为盈利机会。购买原始股需注意承销商资格、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股票用途、企业负债情况、溢价发售比例和预测分红股利等方面。投资者应避免集中投放,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企业法人章程的要求和内容,包括章程应包含的基本事项和联营企业法人的特定内容。还介绍了某一研究院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
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起人的资格多样化,包括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一些金融机构不能作为其他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这样的规定旨在促进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符合国情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