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对于股东以外的个人,是否可以查阅公司章程,法律并未做出具体规定,而是由被查阅公司自主决定。
公司章程与《公司法》一样,共同肩负调整公司活动的责任。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公司的股东和发起人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必须考虑周全,规定得明确详细,避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解。
公司章程具有法定性,其法律地位、主要内容、修改程序和效力都由法律强制规定,任何公司都不能违反。公司章程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必备条件之一,必须由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订立,并在公司设立登记时提交公司登记机关进行登记。
公司章程必须具备真实性,即其记载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与实际相符的事实。
公司章程具有自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司章程是由公司依法自行制订的行为规范,而非国家强制制定的;其次,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内部规章,由公司自行执行,无需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最后,公司章程的效力仅限于公司和相关当事人,不具备普遍的约束力。
公开性主要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的内容不仅需要对投资人公开,还需要对一般社会公众,包括债权人在内,进行公开。
中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该制度在新公司法中虽存在缺陷,但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预防和遏制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该制度起源于美国判例,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公司法理论或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法人人格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其与公司的连带责任要件。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监督。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兼任另一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需经过审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具有法律效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出方式。股东无法通过退伙方式退出,但可通过股权转让退出。股权转让需遵守公司法的规定,包括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征求同意、优先购买权等。合伙人退伙则依据合伙企业法,包括约定退伙事由、自动退伙情况等,需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
破产企业关于公司股权的转让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间可以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时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但在企业破产法的限制下,重整期间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转让股权,需经过人民法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