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诈骗价值在6000元至10万元之间(电信诈骗在3000元至3万元之间)的案件,被视为“数额较大”,应立案追诉。行为人若被定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案件达到立案标准,可以报警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诈骗罪的构成至关重要。因此,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常常是诈骗案件辩护的关键。在我办理的数起诈骗案件中,我成功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为当事人争取到了无罪释放。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属于主观方面的内容,在司法实践中常采用推定的方式来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案件工作座谈会上形成的会议纪要对金融犯罪案件中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虽然该规定针对金融诈骗案件,但对于普通诈骗和合同诈骗也可以参照适用。根据该纪要规定:
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手段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无法归还,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然而,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若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仅以财产无法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对于合同诈骗,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将会相应地处以刑罚,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行为人通过诈骗手段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无法归还,并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债权转让若构成合同诈骗罪则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另外,公司债权转让个人需要满足有效存在的债权、双方的合意、债权可让与性和转让通知等
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各种情形。包括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导致损失、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未经同意擅自转租房屋、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延迟支付租金超过六个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
昌邑法院审结的一起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被告人李某、王某、魏某因合谋伪造证据骗取村委赔偿款,被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此案经过一审和二审,最终裁定维持原判。
中小企业在常见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包括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可能面临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等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以避免触发刑事责任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