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村卫生室属于乡镇卫生院的部门或科室,由乡镇卫生院承担责任。一般医院的大堂都有投诉电话,或者投诉信箱再有就是院长信箱之类的一般的医院的医务科,医务处一类的机构是处理医疗纠纷的专门机构,但是首先应该是有比较明显的疑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乡村医疗事故和普通的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是一样的。一是可以按照医疗事故管理程序向其医疗主管机关申请医疗事故认定。二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恳请人民法院委托相关部门对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于医疗事故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过错于后果的参与程度伤害后果是否导致伤残等等问题进行鉴定。
乡村医疗事故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应该及时协商,如果协商解决不了,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诉讼至法院要求赔偿。
医疗事故案件中,除了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及专家鉴定结论之外,还需要注意收集以下几方面的书证或物证:
1、门诊及住院病历。门诊病历是患者来医院就诊时最原始的证据材料,上面记载了病人的主诉、医生的查体、诊断及最后的处理意见等。
3、处方、药品及药品包装袋。有的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人员用错药、发错药导致的,而患者当时所服用药品的处方笺的底方及其复印件、剩余药液及药品包装袋等。
4、手术中的切除组织。手术中切除组织是证明有关手术失误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如有条件,应尽可能保存。
5、输血、输液反应的剩余液。因输血、输液反应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在实践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些案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剩余液,故患方在输血或输液发生后,应注意保存静脉点滴剩余液和剩余的血液。
6、死者尸体。对于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案件而言,死者尸体是最有力的证据。因此,对那些因不明的案件,应尽量动员患者家属及时进行尸检,以查清医方对患者的死亡是否负有责任。
村卫生室属于乡镇卫生院的部门或科室的,发生医疗事故的话由乡镇卫生院承担责任,可通过投诉电话或处理医疗纠纷的专门机构进行维权。值得注意的是:医疗行为属于准科研行为,其结果会根据不同体质差异出现多样性。所以,有时候后果虽然产生了,但也不一定是医生的全部责任。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及作用。它是指医学会组织专家对医疗事故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包括为医患双方解决纠纷提供依据、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等。医学会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包括当事人直接提出等情况。鉴定过程有一定的时间限定,在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期限和作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旨在解决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时遇到的专门性问题。申请医疗事故再次鉴定的期限为15天,鉴定机构具有高度的专属性,结论以医学会名义发出。鉴定结论在医疗纠纷赔偿中
医疗纠纷过了三年是否还能起诉的法律问题。一般来说,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存在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等,可使诉讼时效中止或重新计算。因此,医疗纠纷过了三年仍有可能起诉,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案件细节综合判断。当事人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