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包括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
需要提供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
包括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以及由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除上述材料外,还需要提供其他与医疗事故鉴定有关的材料。
对于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自行提供。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基本内容包括:
介绍参与鉴定的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他们的要求。
列出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并说明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详细说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过程。
评估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判断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评估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
提供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医疗意外。
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
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
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的不良后果。
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病历资料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有权利查阅复制病历资料,因此最好自行保存好病历资料。如果医疗机构修改病历资料,可能会被推定有过错。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医疗机构需提交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医护人员执业和注册证原件及复印件、医方答辩材料、代理委托书、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原件和其他相关材料,包括封存保留的实物和检验报告等。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和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内容。专家鉴定组成员可主动要求回避,当事人也可向医学会提出申请要求有关人员回避。鉴定书应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材料、鉴定过程的合法性、医疗行为是否违法、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时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及时提交相关材料、行使鉴定专家抽取和回避权、积极参与鉴定、了解鉴定书项目、再次鉴定申请权及时效性以及灵活选择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或途径。患者应充分了解这些注意事项,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及程序。医学会规定了具体的申请条件,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形将不予受理,并需说明理由。医学会应当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并在接到材料后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总体时间期限应在受理后的6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