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对于股权转让的表决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3-10-0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股东会对股权转让的表决方式
公司法对股东会的表决方式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的存在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过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然而,第三十七条规定将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的权力归属于股东会。同时,第四十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的表决权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因此,这些法律规定在股东会对出资转让的表决方式上存在不协调、不明确的问题,可能导致歧义的产生。
解决方案
为了理解符合立法本意、合乎法理和事理的股东会对出资转让的表决方式,我们认为应按照股东人数行使表决权,而不是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首先,在公司法第七十一条中,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而不是全体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同意。因此,根据法律的明确表述,应强调按照股东人数行使表决权。虽然公司法第四十一条原则性地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应视为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表决权行使的特殊规定,应优先适用。其次,从法理上讲,有限责任公司既具有资合性质,又具有人合性质。从资合性质的角度来看,股东会应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而从人合性质的角度来看,股东会应按照股东人数行使表决权。确定在某一具体事项上如何行使表决权,关键在于该事项涉及公司的资合性质还是人合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性质的根据之一是法律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要受到限制。此外,除了特定情况下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外,其他事项都属于公司的内部事务,在全部股东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公司的内部事务属于资合性质的范畴,对这些事项的决定与股东持股数额直接相关,因此应由全体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决定。然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涉及公司出资人的变化,属于人合性质的事项。在设立公司时,每个股东都有权利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因此在股东会对出资转让的表决方式上,应按照股东人数行使表决权。当股东发生变化时,每个股东都应有权利选择是否接受新的合作伙伴,如果不同意,可以优先购买被转让的出资。这种权利与股东持股数额无关,因此不能采取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的方式决定。最后,对于不同意转让但又不同意受让的股东,法律视其为同意转让出资。这可能导致在修改公司章程中的股东名称和出资额时再次反对转让,从而阻碍转让出资的进行。然而,在修改公司章程中有关股东名称和出资额的事项时,本身就是股权转让的程序之一,是股权转让行为完全生效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法律规定对此类股东视为同意转让出资时,也应视为同意修改公司章程中有关股东名称、出资方式和出资额等事项,不允许再提出反对意见,即使提出也是无效的,不需要考虑。通过以上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公司法对股东会的表决方式的规定存在的问题,使其符合立法本意、合乎法理和事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总则
公司章程的目的、公司法人资格、公司类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公司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股东认缴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需明确,并需召开股东会通过修改决议进行变更。同时,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广泛的职
-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及其定义、特征,以及与显名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差异。隐名股东可通过老股转让或并购方式退出投资。隐名股东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隐名股东需合理运用法律规定解决投资问题以保障自身权益。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否必须是公司的董事长?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必由董事长担任,还可以由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需依法登记。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人群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正在被执行刑罚者等。一人可同时担任多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需遵守公司法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要求,且不得滥用职权。
-
股东大会是什么公司能召开的?
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东大会保障股东权益和实现公司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公司变更法人时的债务处理以及夫妻共有公司离婚时的分配问题。
-
临时股东大会需不需要律师见证
-
哪些情形公司决议不成立
-
股东大会可以对未预告事项作出决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