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怎么办?

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怎么办?

时间:2023-11-0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206
导读: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应当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来进行报告。当然了,根据我们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当中明确规定,如果说导致患者死亡或者是可能是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的情况之下,应当在12个小时之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如何处理医疗过失行为

一、报告医疗过失行为

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应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以下情况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 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 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可分为三类:

1. 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 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1. 当事人协商解决

在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应在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如果需要鉴定,双方应共同委托鉴定,并协商预交和承担鉴定费用。在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没有主动处理的职责。对于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调查,并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医学会进行鉴定,鉴定费用由医方承担。然而,允许当事人在处理重大医疗过失事件时自行协调解决,否定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与法律意图相悖。

2. 申请处理程序

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在10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并进行判定或移交鉴定。申请人需预交鉴定费用,如果不构成医疗事故,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当然,如果发生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违反报告规定,患者可以申请处理。然而,处理程序和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相差甚远,难以理解。唯一的区别在于医患双方是否存在争议,而不论是否存在争议,医方都有报告义务。医方违法不报告,义务更少。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认为当事人申请处理争议时,如果涉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不应适用申请处理程序,因为它不属于该程序的范围。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仅推断为医疗事故,仍需进行判定或鉴定,就像医患双方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存在争议一样。因医疗机构不报告而适用申请处理程序是没有道理的。

3. 适用诉讼优先原则

适用诉讼优先原则,即卫生行政部门不处理或终止处理可能在诉讼中解决的问题。然而,对于责令医方采取救治措施、对违反报告义务行为进行处罚等行政专有职权,仍应履行。诉讼优先原则明确适用于当事人申请处理争议的情况。似乎,由报告引发的行政处理程序不应终止。然而,这将导致不同机关同时认定同一问题,这是不适宜的。另一方面,医学会明确规定不受理法院已受理的事故鉴定,这将导致卫生行政部门可能无法处理。因此,我们认为,由报告引发的行政处理程序,除了应处理行政职权专属事项外,应终止处理。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这是因为医疗过失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行政机关需要了解具体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医疗操作过失导致严重后果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
  • 医疗欺诈的法律界定及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