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患方或患方家属对医疗单位的医务处(科)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医疗单位的医疗事故处理小组将对此进行讨论,并出具书面结论。
2. 如果患方或患方家属对医疗单位的结论不满意,可以向相应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3. 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必须在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的一年内提出,逾期将不予受理。但是,如果患方死亡,其家属必须在患方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的十五天内提出申请。
4. 如果对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满意,必须在收到鉴定书后的十五天内向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
5. 如果对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满意,必须在收到鉴定书后的十五天内向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
6. 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是最终的,如果对结论不满意,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鉴定的费用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当事人预先缴纳。如果鉴定结果确认为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鉴定结果确认不为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医学会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并需说明理由。以下情形之一的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综上所述,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可以由患方或患方家属提出,申请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条款,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便医学会认定。如果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再次申请鉴定,这些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要求。鉴定涉及专家选择,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需回避某些情形,如当事人身份及利害关系等。书面陈述意见需向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描述及相关细节。鉴定流程包括申请鉴定、缴纳费用、提交材料、专家选择等步骤。专家讨论后出具医鉴结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
医疗伤残鉴定的时机问题。建议在出院后三个月内进行伤残鉴定,如伤情稳定可提前进行,若需安装固定物则需在取出后进行。医疗争议发生后,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涉及时效要求需注意。患者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受损一年内提出处理申请,并应及时沟通或请教专家以避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