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何种医疗过失要上报行政管理
时间:2023-11-16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医疗过失必须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情形是,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死亡或者当前的医疗事故可能是二级以上的,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三人以上人身受损等。事实上,只要发生医疗事故都应该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在以上重大医疗事故中,要在12小时内报告。
什么情况下需要向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医疗事故?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况需要向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医疗事故:
1. 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 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 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医疗过失的技术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医疗过失的技术鉴定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市医学会提起鉴定申请。或者,患方向医疗行政部门投诉,由医疗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鉴定。或者,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委托医学会鉴定。
2. 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
3. 申请一方或双方交纳鉴定费。
4. 医学会通知双方提交陈述书、答辩书及鉴定所需材料。
5. 查看相关专科专家名录并选出需回避的专家。
6. 对双方认可的专家进行随机编号,由医患双方及医学会随机抽号组成专家鉴定组。
7. 召开鉴定会,医患双方按照先患方后医方的顺序各陈述(答辩)15分钟,专家提问,退庭。
8. 专家讨论,出具医鉴结论报告。
9. 若不服鉴定报告,可以向省医鉴会提起再次鉴定。
医疗过失致人受损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1. 医疗事故的等级。
2.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过失赔偿争议的诉讼状如何写?
撰写医疗过失赔偿争议的诉讼状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文头:一般写上“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 列明诉讼主体: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如有)。对于自然人诉讼主体,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写明。对于单位诉讼主体,要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址、联系方式,并最好附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3. 诉讼请求:按照序号分开,每条请求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来写。可以根据法院要求列明案由。
4. 事实与理由:先说明事实,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和提起诉讼的理由。对于简单的案件,可以简略写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5. 文尾:写明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起诉时间。递交给人民法院的诉状中,至少要有一份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总之,不仅重大医疗过失需要上报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般的医疗事故也应该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在报告后,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都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医疗过失纠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当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机构自身的责任,需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相应处理;医务人员的责任,过错严重的需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被吊销执业证书。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指南的内容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指南的内容,包括受理条件和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同时详细阐述了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主要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的两种情况: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摘要概括了文章的主旨,介
-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详解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包括填写申请表格和选择向医学会共同申请鉴定。调解和受理决定等流程之后,进行尸检程序,然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申请移交给市医学会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按照规定处理赔偿问题。当事
-
九级伤残可以办残疾证吗
-
二级医疗事故上报时间有限制吗
-
发生医疗事故医生会面临什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