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发生后,对医疗机构过失、过失的认定和过失参与程度的认定,应通过鉴定予以解决。
在医疗案件中,可以说鉴定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是医疗案件的最大特点,也是导致医疗案件专业化、复杂性的主要原因。
那去哪里可以鉴定医疗事故,怎么申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第一,直接委托医学协会进行鉴定;
第二,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申请转交医学会;
第三,人民法院帮助委托代理人。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通过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纠纷。
要求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第一次鉴定工作的医学院校进行鉴定。
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一方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医疗事故,应当书面转交负责第一次鉴定工作的医学事故组织鉴定。
如经协商解决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由有关医疗机构与病人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家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初步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申请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的,只能向其中一家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分析:经认定,构成医疗事故,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
对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纠纷,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这就是说,即使构成医疗事故,卫生部门也只能对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理,但对于病人最关心的民事赔偿,健康管理部门也只能依据鉴定结果,对双方进行调解,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如果调解不成,还是要由法院来作出判决。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