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是指企业根据备抵法计提的应收款项的准备金,用于核销坏账损失。根据备抵法,企业每期末都需要估计坏账损失,并设立“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定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为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企业可以直接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同时销账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
企业可以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相关信息,企业可以合理估计坏账准备的目录和提取比例,并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
企业应当列出坏账准备的目录,明确计提范围、提取方法、账龄划分和提取比例,并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同时,企业还需要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相关方备案,并将备案材料置于公司所在地供投资者查阅。一旦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确定,就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变更需求,仍需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相关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过往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合理估计。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应收款项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极低(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停产且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情况),一般情况下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包括:
对于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低,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对于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并追究责任。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情况,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可以将其作为坏账损失进行冲销,并销账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一人公司设立监事的必要性。监事在公司中扮演重要的监察和监督角色,尤其在规模较小或股东人数较少的有限责任公司中更是如此。虽然法律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否设立监事没有明确规定,但建议设立监事以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保护股东权益并增强公司的信誉和可持续发
美国和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而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代表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有助于公司规范经营和发展。虽然非上市公司仍多采用家族式治理,但越来越多
股东会决议侵害股东权益时股东的救济方式。包括申请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和撤销股东会决议的情形和规定,并强调了除斥期限和保留证据的重要性。股东在维权过程中应了解这些内容和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