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应按照税法缴纳所得税后,对利润进行分配。分配顺序如下:
首先,企业应支付被没收的财产损失、滞纳金和罚款。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a) 利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亏损。根据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亏损可以在五年内弥补。
b) 未能在五年内弥补足额的亏损,可以用所得税后的利润进行弥补。
c) 通过提取盈余公积来弥补亏损。企业在提取盈余公积以弥补亏损时,应由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企业应提取法定公积金的10%。如果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50%,则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资本金。但是,转增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企业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有限公司按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分配顺序为:首先支付优先股股利,其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最后支付普通股股利。
未分配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
根据《公司法》规定,在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如果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50%,则可以不再提取。
如果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分配,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如果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股东必须将违规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股东按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当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可以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
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公司的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当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公司章程的目的、公司法人资格、公司类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公司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股东认缴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需明确,并需召开股东会通过修改决议进行变更。同时,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广泛的职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及其定义、特征,以及与显名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差异。隐名股东可通过老股转让或并购方式退出投资。隐名股东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隐名股东需合理运用法律规定解决投资问题以保障自身权益。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必由董事长担任,还可以由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需依法登记。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人群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正在被执行刑罚者等。一人可同时担任多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需遵守公司法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要求,且不得滥用职权。
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东大会保障股东权益和实现公司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公司变更法人时的债务处理以及夫妻共有公司离婚时的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