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程序是指公司制企业根据适用法律、法规或规定,对企业一定期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分派必须经过的先后步骤。
根据我国财务和税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年度亏损可以由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如果下一年度税前利润仍然不足以弥补亏损,可以继续使用以后年度的利润进行弥补。然而,使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连续期限不得超过5年。如果5年内仍然无法弥补亏损,可以使用本年税后利润进行弥补。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包括本年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只有当可供分配的利润大于零时,企业才能进行后续分配。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10%。当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转增资本。然而,如果公司用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剩税后利润可以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除非全体股东另有约定。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红利,除非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情况下,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固定资产的相关定义和管理规定。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但管理内容和程序受到财务通则的规范。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应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界定与准则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规定无差异。固定资产预计弃置义务会计处理上有时间
新股东入股是否承接债权债务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新股东在履行出资责任后,不承担公司的债务。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债务清偿顺序包括破产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税款以及破产债权。
在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没有按照顺序,直接分配给股东的,股东应该返还。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