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发出计价不规范或中途变更计价方法,导致发出价高于账面成本价,多转成本,减少利润,少交所得税。
存货未入库就发出,且发出计价长期低于账面成本价,少转成本,虚增利润。
原因一:在单价正常的情况下,存货发票未到,存货已入库未做估价入账,就领用发出;原因二:在单价不正常的情况下,存货发出计价不规范,高于账面成本价。
存货的监盘是存货审计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目的是以真实有效的实盘数调整到账实相符,真实反映企业存货实际资产情况。根据审计准则,要做好存货的监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情况选择盘点时间:如果存货一年盘点一次,可在会计年度最后一季的某个月份盘点;如果存货的收发数量变动性较大或对存货收发控制薄弱,应于年终即12月31日盘点;如果对存货的收发控制较好,或被审计单位在年中陆续使用了循环盘点制度,则在年终前,例如12月20日左右盘点。
确保被审计单位按照盘点指令进行盘点;被审计单位是否有系统地进行盘点;是否存在重复或遗漏;是否所有仓库都被纳入盘点范围;盘点时间内所有的存货进出是否妥善处理;盘点人员是否如实记录数量;是否抽查存放于密封盒内的货品数量;寄销、寄存货品是否被包括在盘点范围内;盘点人员是否记录过时或损坏的货品,以供日后查阅。
必须抽查账面出现红字的品种,并与被审计单位的盘点结果进行核对;与被审计单位的盘点人员一同抽样盘点;如有必要,抽取部分货品样品,要求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分析,并记录结果。
盘点结束后,审计人员应整理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情况,包括盘点程序、观察和抽查盘点情况,盘点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监盘结论等,撰写成盘点报告,并将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和指令、盘点表等资料整理成盘点工作底稿。
首先,将账面上的数量调整为审计后的账面数量,即把未入账的收发全部入账。然后,与被审计单位的盘点结果进行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数。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相关机构批准,对盘盈的存货冲减管理费用;对盘亏的存货减去赔款和残值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计价检查主要是检查存货入库和发出的计价。针对金额出现红字的情况,重点检查发出计价方法是否坚持一贯性原则,中途是否有变更。对确有必要变更的情况,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变更,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对人为因素导致的账面红字,按照多调或少调数调整到产品成本或当期损益,并通过“以往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
会计记录应当使用的文字。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文,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民族自治地方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可以使用其他文字。同时,《会计法》规定,单位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另外,文章还介绍了停止审计决定的执行条件和会计机构的设立条件。
审计固定资产的不同目标及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包括确认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归属、记录完整性、计价和折旧政策的恰当性,以及年末余额的正确性和披露的恰当性。审计程序则涉及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检查固定资产的计价、凭证手续和实物情况,复核折旧
有限公司减资行为是否需要进行审计的问题。虽然一般并无强制审计要求,但为了降低风险,建议对基准日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评估。公司减资是在法律严格控制下,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减少注册资本的行为。公司减资的条件包括严重亏损或资本过剩等特殊情况,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减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所需的材料清单。包括书面申请、外汇登记证、转股协议等文件。此外,还需要提交变更后企业的证照和合同文件、验资报告、审计报告或资产评估报告等。最后,需要提交完税凭证或纳税意见以及外汇账户对账单等相关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补充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