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局的医政科负责医疗机构的属地管理。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医疗机构需要先向所在县市区卫生局申请进行鉴定。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两个月内向省级卫生局申请再次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应在10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对符合规定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决定后的5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如果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再次鉴定申请后的7日内,应将相关材料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再次鉴定。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
医疗伤残鉴定的时机问题。建议在出院后三个月内进行伤残鉴定,如伤情稳定可提前进行,若需安装固定物则需在取出后进行。医疗争议发生后,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涉及时效要求需注意。患者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受损一年内提出处理申请,并应及时沟通或请教专家以避免错过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包括双方协商、行政处理和诉讼三个方面。行政处理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政复议和医疗行政诉讼程序。诉讼方面,需要注意起诉时留有余地,及时递交证据保全申请、证据目录等,当事人需承担举证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