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加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医疗纠纷鉴定费用有具体的收费标准。如果参加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在7人及以上(包括7人),首次(市级)鉴定费用为2200元/次,首次(省级)鉴定费用为3200元/次。如果参加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在7人以下,首次(市级)鉴定费用为1700元/次,首次(省级)鉴定费用为2200元/次。对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在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受理通知书后,根据以下三种情况,应按要求缴纳鉴定费用: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的,由双方协商缴纳预缴费;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的鉴定,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缴纳预缴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由医疗机构支付鉴定费用,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争议处理的申请人支付。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需说明理由。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经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司法机关委托的情况);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按规定缴纳鉴定费用。如果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用。如果是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用。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即申请鉴定后,医学会应在60日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书。
医疗鉴定是对事故的受害人进行鉴定,因此需要受害人本人到场。关于费用问题,根据不同程度的案情决定,一般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如果对方有过错,应按过错程度支付鉴定费用,并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指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司法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条例关于赔偿责任的规定将不再作为审判依据,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将失去意义,医学会鉴定体制也面临巨大考验。同时,侵权责任法也可能加剧医疗纠纷,患方承担举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