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是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的专门机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各省(自治区)分别设立省(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市、县(市、市辖区)三级鉴定委员会;直辖市设立市、区(县)二级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本地区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
一、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规定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设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设立省(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市)、县(市、市辖区)三级鉴定委员会;直辖市设立市、区(县)二级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本地区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成员
鉴定委员会的成员由具有临床经验、权威性和正派作风的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以上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管理干部等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鉴定委员会可以聘请法医参加,具体名单由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聘任。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鉴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相应的卫生行政机关,由卫生行政机关指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处理医疗事件的日常事务工作。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职责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是在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受理本地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唯一合法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地区(自治州、市)、县(市、市辖区)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都是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和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行为特点
根据卫生部的行政解释,鉴定委员会仅承担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不具备卫生行政机关对医疗事故的最终核定权和任何处理职能。因此,鉴定委员会的活动不被视为具体行政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只是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和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查确认后才能作为依据。根据诉讼法的规定,依据只是一种证据。因此,法院不受理对鉴定结论持异议的起诉。
二、医疗事故鉴定收费原则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类型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由省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主要针对医疗事故争议的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收费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鉴定收费办法的规定,鉴定费的支付方式如下: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缴纳。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需要预先缴纳鉴定费。如果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3. 鉴定委员会的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结论不同的情况下,以最终裁定结论为依据收取鉴定费。如果最终裁定属于医疗事故,两次鉴定费均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最终裁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两次鉴定费均由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4. 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5. 如果医学会对参与鉴定的人员和专业类别或者鉴定程序不符合规定,需要重新鉴定的情况下,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6. 如果医学会已经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并组织专家鉴定并做出鉴定结论后,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提出停止鉴定的,已收取的鉴定费不予退还;如果受理后尚未组织专家鉴定,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提出停止鉴定的,如没有发生任何费用,已收取的鉴定费要全额退还,如已发生费用,按最高不超过鉴定费的10%收取,其余90%及时退还缴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