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一致申请: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向市医学会提起鉴定申请。
2.投诉移交:患方向医疗行政部门投诉,由医疗行政部门将投诉移交给医学会进行鉴定。
3.法院委托: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医学会接受医疗事故鉴定的委托。
申请一方或双方需要支付相应的鉴定费用。
医学会通知双方提交陈述书、答辩书以及其他鉴定所需的材料。
1.回避专家的选取:查看专科专家名录,选出需要回避的专家。
2.专家随机编号:对双方认可的专家进行随机编号,由医患双方和医学会共同抽号组成专家鉴定组。
1.双方陈述和答辩:医患双方按照先患方后医方的顺序各陈述或答辩15分钟,并接受专家的提问。
2.退庭:鉴定会结束后,双方退庭。
专家进行讨论,并出具医鉴结论报告。
如果对鉴定报告不满意,可以向省医鉴会提起再次鉴定。
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才能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需要举证证明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
推定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在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会被推定有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医疗事故的侵权责任采取过错推定责任,但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举证证明其不存在医疗过错来免责。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责任要件的归责标准,只要行为人的行为和所管理的人或物与造成的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就应承担民事责任。
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法律又无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双方的财产情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害给予适当补偿。
以上是北京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和医疗纠纷处理原则的法律术语解释。
医疗事故的鉴定与处理流程。首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保存相关病历资料,然后得出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接着依据条例规定计算赔偿基数,包括各项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最后计算赔偿总额,由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赔偿问题是处理医疗事故的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及程序。鉴定非强制,可在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介入或法院委托下进行。鉴定流程包括双方陈述、提问和医学检查、讨论和形成鉴定结论等步骤。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书。如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