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鉴定分为医学会鉴定和司法鉴定两种。
1. 诉讼之外:属于内部行政处理范畴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 诉讼之中:由医学会组织或司法鉴定机构组织的医疗损害鉴定。
在诉讼程序中,患方获得完整病历后,可以向法院申请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鉴定。
患方在诉讼程序中,向法院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由有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患方应申请到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鉴定。
患方在诉讼程序中,向法院提出书面医疗损害鉴定申请。
鉴定项目根据案情不同而有差异,包括医疗行为过错、因果关系、责任程度等。
鉴定费用因地域和鉴定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鉴定费用由申请鉴定的患方垫付,根据判决结果,医方负担部分或全部鉴定费用。
听证会程序包括患方陈述、医方陈述和患方补充陈述。
在陈述过程中,患方应详细指出医方的具体医疗过错,并提供相应的依据。
医方会对患方的陈述进行解释说明,最后表明医方的医疗行为符合规范,不存在过错。
患方可以适时进行补充陈述。
在医疗事故鉴定中,患方应根据法院指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办理。了解医疗鉴定的种类、申请方法、费用支付以及听证会程序对患方在医疗纠纷中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