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伤残等级被分为一至十级:
一级伤残,赔偿指数为100%。
二级伤残,赔偿指数为90%。
三级伤残,赔偿指数为80%。
四级伤残,赔偿指数为70%。
五级伤残,赔偿指数为60%。
六级伤残,赔偿指数为50%。
七级伤残,赔偿指数为40%。
八级伤残,赔偿指数为30%。
九级伤残,赔偿指数为20%。
十级伤残,赔偿指数为10%。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双方自愿进行协商。
申请人民调解解决纠纷。
申请行政调解解决纠纷。
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纠纷。
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解决纠纷。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包括: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包括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各区县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由医学会组织。患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启动程序有三种方式,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指定鉴定。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