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纠纷程序的法院处理方式是什么?

医疗事故纠纷程序的法院处理方式是什么?

时间:2024-02-07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2097
导读:法院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程序是首先进行诉前准备、而次开始诉讼过程,在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的鉴定,最后指出赔偿款的确定。在我国,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有指出,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是由双方进行的性质,即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而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

诉前准备工作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与医务科联系、投诉,并要求复印诊疗病历。患方还应与医方代表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并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可以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

诉讼

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第一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并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质证后的病历将移交给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因此,在首次开庭阶段,患方应认真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尽可能排除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以作为有效证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整个医疗纠纷诉讼的走向。患方应向专家小组提交详细的《陈述书》,详细陈述医疗经过,并着重指出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哪些过失,违反了哪些诊疗规范。医鉴会的专家们通常是医院的主任医师、医学教授,他们对医院有着天然的维护倾向。因此,在《陈述书》中,患方应直接指出医方的诊疗过错,不给专家小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未能明确指出医方的过错,专家们往往会作出对患方不利的鉴定结论,这类似于民事诉讼中的不诉不理原则。

赔偿款的确定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来后,如果认定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需要考虑医方的诊疗行为与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例如,某患者被确诊为癌症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尽管医方的诊疗失误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要求医方对患者的死亡负全部赔偿责任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会支持。因此,患方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医方过错程度,以确定合理的赔偿金额,避免盲目索赔导致承担过多的诉讼费用。在许多情况下,医疗鉴定结论认定医方不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应如何索赔呢?本文认为患方可以灵活运用《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原则,举证证明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瑕疵并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后果,以人身损害为由提起索赔。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纠纷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不同,因此,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患方应考虑聘请一位精通医疗纠纷处理的律师代理相关法律事务的执行,并在必要时申请法援的帮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医疗纠纷过了三年是否还能起诉的法律问题。一般来说,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存在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等,可使诉讼时效中止或重新计算。因此,医疗纠纷过了三年仍有可能起诉,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案件细节综合判断。当事人应及时

  • 牙齿医疗纠纷怎么解决最快
  • 医疗纠纷有时效吗
  • 医疗纠纷起诉医院还是医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