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废止的内容有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废止的内容有什么?

时间:2023-12-2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2556
导读: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条例施行前已经按照民法通则、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审理的民事案件,依法进行再审的,不适用条例的规定。

关于1997-2011年使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废止的消息,是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一个信息,因为一项新的法律出台,必然是为了解决目前社会的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说一说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废止

的相关内容吧。

一、废止的时间

目前仍有部分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废止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案件的通知之后,参照该条例审理案件。属于适用了明文废止的司法解释,适用法律错误。

二、废止的主要原则

条例对于妥善解决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人民法院参照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人民法院在条例施行前已经按照民法通则、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审理的民事案件,依法进行再审的,不适用条例的规定。

2、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交由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

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申请和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理。

3、条例施行后,人民法院审理因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民事案件,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时,参照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办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废止

和新法律的出台,其中所变化的是对于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的更加详细的解释和方法,目的是为了保证老百姓能够安心看病,放心把安全交给医生来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医生的安全与基本权利。能够更好地服务病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调解委员会的程序

    医疗调解委员会的程序。在医疗事故处理中,双方自愿调解时可向医疗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成功将签订赔偿协议书,详细记录双方情况、医疗事故原因、等级及赔偿数额。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双方请求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条例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功应履行协议,若调解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 医疗事故致残赔偿年限的规定

    因医疗事故致残的赔偿规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赔偿年限有所不同。赔偿计算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项目,具体标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于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情况,将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

  •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