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是指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患者身体或精神上的损害。根据诉讼实践,如果医务人员的故意导致患者医疗损害,可以构成刑法上的“医疗事故罪”,由刑法进行调整。而如果医务人员的过失导致患者医疗损害,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依据《侵权责任法》应由医疗机构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患者对其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的医患关系负有举证责任。患者可以通过提供挂号单、交费凭证、病历、出院证等单据证明与医院之间存在医患关系。
医方存在以下过错医疗行为:
医疗过错可能导致以下损害后果:
在确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时,需要分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个层面进行考量。首先,赔偿权利人需要证明事实上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不存在,案件将以赔偿权利人的败诉结束。如果已经证明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法官将判断医方是否有充分理由承担赔偿责任。在判断法律上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应当运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来认定。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判断因果关系的客观标准是可能性,取决于社会的一般见解。它要求根据当时社会所达到的知识和经验,只要一般人认为在同样情况下有发生同样损害结果的可能性即可。因此,法官需要依据一般社会见解来判断,只要在通常情况下存在联系的可能性,就可以认定法律上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赔偿的个人承担问题,包括医疗事故中的赔偿比例以及相关因素,如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需适用民事法律处理。文章旨在明确医疗赔偿中的责任归属,保障受害者权益。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和处罚。文章介绍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表现、主体、主观要件,以及新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处罚规定。文章指出,医疗风险引发的医疗争议不应定为医疗事故罪,只有极少数满足构成医疗事故罪要件的行为才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
由于事故性质不同,赔偿的法律依据和结果也不同。医疗过程中因过失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赔偿纠纷属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应适用《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然而,国务院在2002年公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用于处理医疗事故引起的赔偿纠纷。因此,法院处理医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新闻媒体编造、散布虚假医疗纠纷信息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的赔偿数额不一样,同一级别中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其赔偿的具体数额也不一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