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是公司中常设的监察机关的成员,也被称为“监察人”。他们负责监察公司的财务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规定的监察职责。在中国,由监事组成的监督机构被称为监事会,是公司必备的法定监督机关。
监事通常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且不得兼任董事或经理。
(一) 检查公司财务:监事有责任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检查。
(二) 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监事有权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建议。
(三) 纠正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监事有权要求其予以纠正。
(四) 召开股东会会议:监事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五) 提出提案:监事有权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六) 提起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事有权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七) 其他职权: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根据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当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在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针对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诉讼。
监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如果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监事会的职权,包括财务检查、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要求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提出股东会提案、提起诉讼及其他职权。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权对公司运作的合规性进行监督。
监事和执行董事的兼任问题。监事会的成员包括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不得兼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监事会的职责包括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罢免建议。不设董事会的公司由经理担任法人代表。监事与董事是平行的,其职责是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监事在公司中的权力和职责。监事有权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包括纠正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在董事会不履行职责时,监事可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监事会有权向股东会提出提案和提起诉讼。监事的任期为每届三年,且必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