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的关系是什么?

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的关系是什么?

时间:2022-10-26 浏览:10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2761
导读: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之间并没有关系,注册资本市场不会影响到经营范围的,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是在公司设立的时候,由公司的发起人和股东共同协商的,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都是公司设立必备的事项之一。

一、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的关系是什么?

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次《公司法》修改主要涉及三方面。第一,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新《公司法》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情况之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的首次出资比例,也不再限制股东的货币出资比例。

二、《公司法》的修改包括什么?

1、取消了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

(1)将《公司法》第二十三条中所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中的“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修改为“有符合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2)删去有关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

(3)将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中的“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修改为“有符合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

(4)删去有关公司减资后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的规定。

2、为了进一步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货币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期限。

(1)删去《公司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和第八十一条第一款中有关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的规定;

(2)将《公司法》第八十四条第一款中的“一次缴纳的发起人应即缴纳全部出资,分期缴纳的发起人应即缴纳首期出资”修改为“并按照章程规定缴纳出资”。

我国的《公司法》的修改是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限制的,此时采用的是完全认缴资本制,也就是说,公司设立的时候,只需要确定注册资本,但是并不需要实际缴纳,并且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由公司的发起人确定的,要向工商管理部门说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怎样确认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 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的相关内容,包括公司的基本信息、经营范围、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注册资本等。公司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股东享有选举、监督等权利,并需履行出资等义务。公司注册资本及股东出资方式和比例也有详细规定。

  • 第一章 总则

    中国某市某公司与某国某公司建立的合作公司的相关章程。合作公司旨在利用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生产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合作公司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已确定,合作条件包括土地、资金、设备等。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独立经营、统一核算,合作期限届满后财产归甲方所有。

  • 外资公司注册条件

    外资公司的注册条件,包括股东、监事、董事、注册资本、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等方面的详细要求。同时,还介绍了外资公司注册流程和所需提交的文件。

  • 最新国有独资企业章程范本
  • 劳务派遣公司如何和工厂合作
  • 融资租赁公司申办条件有哪些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