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般没有时间规定。除法律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
(1)注册资本指全体股东约定认缴的出资额;实收资本是指股东已经向公司实际缴纳的资本;
(2)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3)公司的注册资本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实缴的,应当办理注册资本减少的变更登记。
2、出资方式
(1)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2)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30%;
(3)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
(4)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必须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该部分出资额应当作为股东认缴资本计入公司的注册资本,而不计入公司实收资本。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出资时限内完成财产转移登记手续,并办理公司实收资本变更登记。
3、主要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转移方式
(1)实物:①动产以交付为转移;②不动产以登记为转移;③汽车等特殊的动产以登记转移。
(2)知识产权:①专利权以登记为转移;②商标权以登记并公告为转移;③著作权以签订协议为转移;④技术秘密以签订协议为转移。
(3)土地使用权以登记为转移。
(4)股权: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以登记为转移;②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以记载于股东名册为转移;③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为转移。
一个企业的注册资本由于都是由股东认缴的,所以股东在确定出资之后,一定要按照协议的约定或者是股东大会的决定认缴资金,虽然现在已经取消了大部分资本到账的时间规定,但最好还是在法定的期限之内缴纳完毕,否则后续就会涉嫌到公司的账目风险。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的定义及与股东的关系。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发起人的定义,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台湾观点以是否签名盖章于章程作为发起人标准,我国大陆则强调发起人在发起人协议上的签名及实际参与公司设立行为。同时,对于发起人的法律关系,需要考虑保护交易安全,
原始股的相关知识。原始股是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被视为盈利机会。购买原始股需注意承销商资格、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股票用途、企业负债情况、溢价发售比例和预测分红股利等方面。投资者应避免集中投放,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企业法人章程的要求和内容,包括章程应包含的基本事项和联营企业法人的特定内容。还介绍了某一研究院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
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起人的资格多样化,包括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一些金融机构不能作为其他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这样的规定旨在促进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符合国情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