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购的客体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即公司发行在外且被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这不包括公司库存股票和公司以自己名义直接持有的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上市公司收购所指的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各类股票,包括A股、B股、H股以及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此外,可转换公司债券也可以视为上市公司收购的特殊客体。当公司债券持有人申请将所持公司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债券持有人即转变为股票持有人,可以直接参与公司事务。
上市公司收购需要通过证券交易场所完成。证券交易场所是经批准进行证券买卖或交易的场所,包括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场所。上市公司收购必须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与股份划拨行为不同。
上市公司收购是否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的存在不同观点。上市公司控制权是个弹性概念,取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散程度。根据《证券法》规定,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买进或卖出上市公司股票达到一定比例的,要受上市公司收购规则的约束。收购上市公司股票与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并非同一概念,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大宗收购虽然包含着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潜在目的,但仍属于特殊的股票购买行为。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是为了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规范大股东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特殊规则体系。根据《证券法》规定,持有上市公司发行在外股票5%以上的大股东,其持有公司股票每发生5%的增减,必须履行一定的信息披露义务,且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继续购买本公司股票。此外,根据国外反垄断法规则,上市公司收购以及超过一定金额的购并行为,必须在获得国家专门机构审查后才得以实施。
收购空壳公司是否合法的问题。在法律上,公司通过收购空壳公司实现上市是允许的,但必须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的一系列规定。收购方需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保证不影响上市公司上市条件、公平定价保护股东权益、资产权属清晰合法过户、增强持续经营
中国企业并购采取股权收购的合法性,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和财务顾问在持续督导期间的职责。收购方需办理股权过户手续,财务顾问在收购完成后有持续督导的职责,包括督促收购方履行各种义务、核查后续计划落实情况、涉及管理层收购的还款计划等,并需结合上市公司披露的定期
国务院发布的新政策,即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其中明确取消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政审核,除了借壳上市仍需严格审核外。新政策旨在降低并购重组成本,推动市场化并购浪潮。具体措施包括缩小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发展并购贷款以及改革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股份定
公司收购和股权转让的差异性。公司收购是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股权以实现控制,而股权转让是股东将其股份转给他人的行为。二者在办理手续和受理机关方面不同,股权收购多用于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则广泛存在于有限公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