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托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人的委托,代表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保管基金资产,监督基金管理人日常投资运作的行为。基金托管人独立开设基金资产账户,依据管理人的指令进行清算和交割,保管基金资产,并在有关制度和基金契约规定的范围内对基金业务运作进行监督,并收取一定的托管费。基金托管市场随着公募基金资管业务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火热。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无序和恶性竞争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其本身的正常、有序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和市场意识的增强,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各行为了占市场、争存款、拉贷款、上规模等因素,纷纷采取少收费或不收费策略,如利率非市场化,甚至采取无偿为客户提供营业场所、配备计算机、安排就业等倒贴方式,导致银企双方的“寻租”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此外,银行主观上存在着想借此以增加表内业务的思想,“堤外损失堤内补”。
代理开放式基金业务的推出,规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展托管业务,还可以办理代理发行、销售、赎回、转托管及过户等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对中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新兴的中间业务,但其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对与开放式基金代理有关的业务类型、范围领域、收费标准等作了详细规定,使这项新业务一出现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基金托管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切实了解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各方面的情况,结合自身的经营,加以综合分析。基金托管过程中,各项代理业务的操作、运行,客观上为商业银行适应新型中间业务的发展培养了人才,锻炼了经营队伍,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提高。基金托管作为一项新的中间业务,银行经营人员需要调整思路,在组织机构设置及部门协调上,充分考虑、综合协调,这对其从业人员来说,既是一种考验,又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基金托管业务丰富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容,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相对于传统的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的风险较小,利润较高。商业银行在基金托管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金融市场状况,把握经济命脉。基金托管还为商业银行进军和服务资本市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增加了银行与传统客户间联系的渠道,可以更好地为客户进行投资理财等方面的服务。
基金托管的主体与客体是银行与基金公司之间就基金的投资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国家对基金管理有着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双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来进行落实和执行。如果一方违反协议导致发生基金托管问题,则需要相关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认定。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限制相关内容。在招募阶段,基金设有募集规模上限和最低认购额等规定。单一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也有一定限制。当基金规模达到上限时只能赎回不能申购。对于巨额赎回,基金管理人可根据情况决定处理方式,并需及时通知基金投资人。
投资开放式基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投资者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关注基金的过往业绩、管理公司的信誉及基金经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了解基金的费用水平。同时,文章介绍了开放式基金的分类,包括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保本型和货币基金,并简要说明了开放式
基金管理人的职责和《开放式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基金管理人需按照基金契约规定进行基金资产的投资与管理,及时支付基金收益,保存会计记录,编制财务报告并公告资产净值等。此外,还需决定基金收益分配方案,编制并公告定期报告,办理信息披露事宜和提供必要的文
开放式基金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的相关内容。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申购或赎回。基金管理人作为专业理财机构,可委托商业银行等机构办理相关业务。基金份额登记涉及因基金份额变动导致的持有人及数额变更登记,以及基金分红导致的权益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