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员工回家后突发心梗单位应该赔偿吗?

员工回家后突发心梗单位应该赔偿吗?

时间:2023-12-18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097
导读:员工回家后突发心梗,既非在工作时间也非在工作岗位死亡,单位不会赔偿.《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员工回家后突发心梗,单位是否应该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事故伤害

如果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单位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受到事故伤害

如果员工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单位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如果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单位同样应当认定为工伤。

患职业病

如果员工患有职业病,该情况也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如果员工在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这种情况下单位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如果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单位同样应当认定为工伤。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除上述情形外,还有其他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工伤: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

如果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人民法院将支持工伤认定。

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

如果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时受到伤害,人民法院也将支持工伤认定。

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

如果职工在工作时间内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人民法院同样将支持工伤认定。

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

除上述情形外,如果职工因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人民法院也将支持工伤认定。

工伤描述不清是否可以重新申请?

如果工伤描述不清导致对工伤鉴定不服,是可以重新申请的。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8条的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具体情形包括:

享受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人员距前次鉴定一年以后,伤情变化时,可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如果享受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人员距前次鉴定一年以后,伤情发生变化,可以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经办机构也可以每两年提出安排复鉴一次,以便根据伤残情况变化调整待遇。

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有疑义或不服的

如果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有疑义或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复鉴。省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将被视为最终结论。

伤残等级重新评定后除一次性补助以外其他待遇相应调整

如果伤残等级重新评定后,除一次性补助以外的其他待遇需要相应调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人变更税务局备案时限

    法人变更的税务局备案时限及所需材料。税务局备案需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规定需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法人变更需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章程修正案、原法人免职文件、新法人任职文件等。此外,还需提供身份证信息、履历表及签字备案书等。如法人兼任总经

  • 成本法评估技术商品的价格

    成本法评估技术商品的价格,包括技术研制成本、技术交易成本、占用资金的利润、风险分批成本、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使用技术产生的新增效益等方面。评估价格公式为这些成本的总和。成本法评估结果为技术价格的下限,需根据使用时间和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法律责任,以及公司在财务、清算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或隐匿财产的法律责任。此外,文章还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国有资产私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直接责任人员若触犯相

  •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及公司集资诈骗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公司集资诈骗行为的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其中,处罚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此外,文章还介

  • 员工请假去表白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理由
  •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 收购子公司的法律意义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