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重要性
时间:2024-01-1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和受让方有未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交易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产权转让活动,必要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转让行为无效。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解析
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介绍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是为了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以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法规。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令第3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法律责任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如果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和受让方有以下行为之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产权转让活动,并在必要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转让行为无效:1. 未按本办法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交易;2. 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未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批准程序或者超越权限、擅自转让企业国有产权;3. 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故意隐匿应当纳入评估范围的资产,或者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以及未经审计、评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4. 转让方与受让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5. 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未按规定妥善安置职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拖欠职工各项债务以及未补缴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6. 转让方未按规定落实转让标的企业的债权债务,非法转移债权或者逃避债务清偿责任;以企业国有产权作为担保的,转让该国有产权时,未经担保权人同意;7. 受让方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的选择以及产权转让合同签订;8. 受让方在产权转让竞价、拍卖中,恶意串通压低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于上述行为中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相关企业可以根据人事管理权限给予警告,并在情节严重时给予纪律处分。如果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应当负赔偿责任。如果受让方的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受让方应当依法赔偿转让方的经济损失。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如果社会中介机构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审计、评估和法律服务中违规执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将会将相关情况通报其行业主管机关,并建议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要求企业不得再委托该中介机构进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相关业务。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如果产权交易机构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弄虚作假或者玩忽职守,损害国家利益或者交易双方合法权益,将会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将不再选择该机构从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相关业务。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如果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违反本办法,擅自批准或者在批准中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纪律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综上所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以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国家和其他各方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
应对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产权管理,加速金融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转变。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诚信为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完善维护信用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些对策旨在保障金融稳定和
-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强调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人员的任命要求和职责。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公司法人及股东的年龄是否有法律规定限制的问题。公司法中并未对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年龄做出限定,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要求年满18周岁。法人和股东在担责方式和行使权力范围上存在显著区别。法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股东的责
-
当公司法人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本文探讨的是当公司法人的好处与坏处以及公司法人离世后的处理。作为公司法人,有更大的权力,但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公司违法需承担法律责任。公司法人的设立需遵循《公司法》等法规。法人离世后,需办理变更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并备案,否则可能涉及合同诈骗问题。
-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借款还需要还吗
-
家里老人可以做公司法人吗
-
物流公司法人经济罪,公司挂靠车辆会受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