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当商标权和著作权同时被侵犯时,被侵权者可以向侵权者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如果两个权利的客体并非同一作品,那么赔偿金需要分别计算。若被侵犯作品既登记了著作权,又注册了商标权,那么赔偿金一般会比仅侵犯著作权时获得的赔偿金额少。
在商标注册专用权和著作权同时被侵犯的情况下,根据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应以弥补权利人实际损失为原则,法定赔偿作为补充。法定赔偿应具有惩罚性而非补偿性质。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取决于权利人的选择,权利人有权选择侵权行为人承担何种民事责任。
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是侵权纠纷的核心和关键,是权利争议的根本利益所在。停止侵权应为赔偿损失的前提。在诉讼中,权利人通常会将物上请求、权利归属认定、停止侵权等与债权请求、损害赔偿同时提出。
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和著作权的诉讼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前提是侵权行为人的同一行为同时侵犯了同一权利人所拥有的商标权和著作权,因此,承担停止侵权的法律责任即可满足权利人保护自己权利不受继续侵害的要求。
从惩罚侵权行为和预防侵权行为的角度出发,权利人应有权在行使一个请求权并获得足额损害赔偿的情况下,仍然有权就另一请求权提起诉讼,以获得法定赔偿。或者在只能适用法定赔偿的情况下,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两个法定数额以下的赔偿。
1. 商标专用权侵权的赔偿标准:
根据被侵权人所受实际损失确定赔偿金额;若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根据侵权人所获利益确定;若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难以确定,可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赔偿金额可在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金额应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应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对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于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人民法院可判决赔偿金额不超过三百万元。
2. 著作权侵权的赔偿标准:
侵权人应根据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若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可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金额还应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若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无法确定,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金额不超过五十万元。
当商标权和著作权同时被侵权时,首先需要确定被侵权的对象是否是同一作品。若是同一作品,并且侵权行为人也是同一人,那么可以分别计算因两个权利被侵犯而受到的实际损失,并向对方提出赔偿要求。
在中国,只要商标权利人和著作权利人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侵权行为人侵犯了自己的商标权和著作权,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自己的诉讼请求很可能会得到支持。
商标权穷竭抗辩的条件及其限制,包括合法投入的要求、告知来源的义务以及保障质量的要求。同时,为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当事人应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自身产品的商标标识管理,并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注册申请和侵犯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