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轻微的侵犯著作权商品处理后果是什么?

轻微的侵犯著作权商品处理后果是什么?

时间:2023-03-22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867
导读:责令停止正在实施的侵权行为并且做出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的处理决定。我国公民所拥有的著作权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一旦发现所拥有的著作权受到了他人侵犯的,是有权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的。

轻微侵犯著作权商品的处理后果

对于轻微侵犯著作权商品的情况,侵权人将面临以下处理后果:

1.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侵权人将被要求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无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侵权人都必须停止侵权行为,以防止进一步侵害,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 警告

侵权人将受到警告,以提醒其不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3. 没收违法所得

侵权人将被要求将通过侵权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4. 没收、无害化销毁侵权复制品

侵权人将被要求销毁侵权复制品,并采取措施确保其不再被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5. 罚款

对于违法经营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侵权行为,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于没有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五万元的侵权行为,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总之,对于轻微侵犯著作权商品的情况,侵权人将面临多种处理后果,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以及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以及罚款。

构成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

著作权侵权行为将承担以下民事责任:

1. 停止侵害

侵权人将被责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无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侵权人都必须停止侵权,以防止进一步侵害,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 消除影响

著作权侵权可能对著作权人的名誉、声誉造成损害或者导致公众对作品产生错误认识。侵权人应以一定方式在损害的相当范围内消除不良影响。这种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方式一起适用。

3. 赔礼道歉

当著作权侵权行为造成作者著作人身权损害时,法院可以判决侵权人向著作权人赔礼道歉。然而,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应慎重使用,避免滥用导致无法履行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引发新的纠纷。这种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方式一起适用。

4. 赔偿损失

当著作财产权受到侵害时,赔偿损失是侵权行为人的主要责任承担方式,也是对权利的主要救济方式。

著作权侵犯或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侵犯行为,侵权人应根据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如果无法计算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可以参照该权利的使用费进行赔偿。对于故意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并且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确定数额并加倍至五倍进行赔偿。

综上所述,著作权侵权行为将承担多种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的法律考量

    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的法律考量。转载作品是否构成侵权需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判断,包括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行为的范围、免责事由的认定以及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在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时,微信公众号需遵守法律规定,尊重著作权人的权益。

  •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 侵犯发行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发行权的行为以及具体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发行权是著作权人公开出售创作作品或其复制品的权利,侵犯发行权主要是未经许可发表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侵犯著作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发表作品、歪曲篡改作品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其他与著作权相关的侵权行为。

  • 如何确定网络小说侵权行为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 民法典规定著作权是否可以出质继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