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行政投诉,或者直接到法院起诉,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到公安机关部门进行举报。
发现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人,被侵权人可以直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起处理请求,也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赔偿数额或是到人民法院利用司法途径这几种方式进行解决。大致的解决方式,可以分为诉讼处理以及行政处理两种。
1、行政处理方式:通过向当地或是侵权地方工商管理部门提起诉讼,调查取证、认定侵权事实并制止侵权行为。处理的程度根据侵权商标的违法情节轻重决定,处罚措施包括:销毁侵权商品、没收生产侵权商标的工具、销毁侵权商标、责令停止销售、处以罚款等。
2、诉讼处理方式:向人民法院发起诉讼,由当地或是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选择诉讼处理途径解决商标侵权行为的申请人,应当具备充足且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诉讼成功。处理的结果可以包括:恢复商标被侵权人的信誉以及归还不正当利益、赔偿损失、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拘留或是训诫等。
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判断商标侵权行为能否认定或称是否构成所考虑的一切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来进行的。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只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该范围由两个方面因素来确定,一个是核准注册的商标;另一个是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二者的结合,构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也就为认定商标权侵权行为确定了与被控侵权对象进行比较的标准,以便得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
2、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一个是被控侵权的商标。另一个是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
确定被控侵权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的比对打下坚实基础。它与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样重要,它是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另一比较对象。
3、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
商标侵权的解决途径有很多,可以协商和解,可以申请仲裁。认定商标侵权行为之前,要明确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要搜集对方侵权的证据,需要有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存在,还要有损害的后果发生,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才能认定商标侵权。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公告期内对注册商标提出异议,商标局会听取双方陈述并调查核实。异议人可在收到准予注册决定后请求宣告该商标无效,如不满商标局的不予注册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复审过程中涉及在先权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如何确定的问题。按照商标法规定,赔偿金额基于权利人因侵权所受损失、侵权人获利及商标许可使用费等因素确定,并可在特定情况下考虑赔偿数额的上浮。赔偿数额确定过程中,法院会考虑相关因素如侵权人提供的账簿资料等,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抢注商标并高价出售是不合法的,构成不正当竞争。对恶意抢注行为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建议企业及早进行商标注册,确定商标类别,制定应对商标被抢注的方案,以保护自身品牌权益。
中国《商标法》中商标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商标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等,也可以是这些要素的任意组合。商标的保护范围已经从平面商标扩展到了立体商标和色彩组合商标。商标注册人私自改变商标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