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标权人和侵权人发生侵权行为后,双方可以通过自行协商解决纠纷。通过协商,商标权人可以迅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侵权人也可以避免声誉受损。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调解并非解决著作权纠纷的必要程序。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如果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调解后一方反悔,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商标侵权案件后,通过调查取证并在事实认定的基础上,采取行政处罚来制止侵权行为。具体的处罚措施包括:
2、收回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商标上的侵权标识
4、收回直接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其他作案工具
5、责令并监督销毁相关物品
6、根据侵权人违法事实和情节的轻重,可以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管辖
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侵权人可以自主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由于商标侵权案件较为复杂,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民事制裁
人民法院一般采用民事制裁的方式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根据被侵权人行使的禁止请求权、损失赔偿请求权、归还不当利益请求权、恢复信誉请求权,人民法院可以单独或合并采取以下办法:
可以销毁构成侵权行为的物品,拆除用于侵权行为的设备,收回直接用于侵权行为的工具、模板等。
可以责令被侵权人在报刊杂志上发布道歉声明等,以恢复被侵权人的商业信誉。
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此外,侵权人还应赔偿被侵权人因调查、取证、聘请诉讼代理人或非诉讼代理人所花费的费用。
除上述主要办法外,人民法院还可以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或拘留等措施。
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商业标识。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的商标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权穷竭抗辩的条件及其限制,包括合法投入的要求、告知来源的义务以及保障质量的要求。同时,为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当事人应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自身产品的商标标识管理,并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注册申请和侵犯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公告期内对注册商标提出异议,商标局会听取双方陈述并调查核实。异议人可在收到准予注册决定后请求宣告该商标无效,如不满商标局的不予注册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复审过程中涉及在先权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
商号权的主体限制及相关规定。商号权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企业名称在使用时应保持一致,任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商号注册需遵循强制登记、先申请先核准、分级核定与管理以及主体名称限制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