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 > 商标20类小类目不同算侵权吗?

商标20类小类目不同算侵权吗?

时间:2023-10-05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6421
导读:商标20类小类目不同,一般是不会算侵权的。在我国的商标权益保护的规定中,如果是商标名字一样图标不一样且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的情况,都有可能被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不同类别是否构成侵权

在商标法中,如果两个商标属于不同类别且不相似,那么就不会构成商标侵权。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同类别不意味着不相似,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例如,名为“矿泉冰”的饮料和矿泉水属于不同的类别,前者属于第32类商品,后者属于第30类商品。虽然它们不属于同一类别,但由于原料、用途、销售途径、消费群体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生产工艺的近似性,应被认定为类似商品。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类似商品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原先不相似的商品可能因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的出现,以及功能、用途、销售渠道的变化而成为类似商品。

在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情况下,如果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产企业、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认,则这些商品被认定为“类似商品”。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

商标侵权行为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

1. 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2.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3. 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4.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5.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由以下主体进行:

1.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2.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3.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4. 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

5.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在起诉前,商标持有人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认定;起诉后,由法院进行认定。

在我国,商标侵权行为需要注意对证据的收集。只有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有利于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审判机关尽快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因此,证据是影响我国商标侵权案件办理的前提条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