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商标行为是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两者在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两者的区别在于,假冒商标行为必定是故意的,而一般的商标侵权行为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假冒商标行为是指主观上故意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和销售假冒商品,制造、销售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而商标侵权行为是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商标侵权行为与普通民事侵权行为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商标权具有无形性、地域性和期限性等三个特征,这也是商标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基于这三个特性,商标侵权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商标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其特性之一是无形性。商标权是一种无形的智力创造成果,是一种可以脱离其所有者而存在的无形的信息。它可以被复制和仿造,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而不会因此遭受损耗或灭失。这与有形财产有所不同。
商标权的地域性指的是商标专用权在一国法律下的保护范围,仅在该国领域内有效,不发生效力于其他国家。各国只对本国法律下取得的商标权予以保护,不承认外国设立的商标权在其领域内的效力。因此,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只能在商标权受保护的地域内进行。例如,在中国注册的商标在外国是得不到保护的。为了在国外获得商标保护,可以通过逐一国家注册或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并向有关国家申请领土延伸。
商标权的时间性指的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在注册期限内受法律保护,注册期限届满后权利自行终止。我国商标法仅对已注册的商标提供保护,未注册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后可以续展,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为十年,续展次数不限。
假冒注册商标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已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商标侵权与此不同,其主观上可能是无意的。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公告期内对注册商标提出异议,商标局会听取双方陈述并调查核实。异议人可在收到准予注册决定后请求宣告该商标无效,如不满商标局的不予注册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复审过程中涉及在先权
商标异议程序及其目的。商标异议是根据《商标法》进行公正公开确权、提高注册审查质量的一种法律程序。异议内容范围广泛,包括与在先商标冲突、违反禁用条款、缺乏显著性及申请人资格问题等。异议期为初步审定商标公告起三个月内。异议人需提交《商标异议书》,填写相关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如何确定的问题。按照商标法规定,赔偿金额基于权利人因侵权所受损失、侵权人获利及商标许可使用费等因素确定,并可在特定情况下考虑赔偿数额的上浮。赔偿数额确定过程中,法院会考虑相关因素如侵权人提供的账簿资料等,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抢注商标并高价出售是不合法的,构成不正当竞争。对恶意抢注行为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建议企业及早进行商标注册,确定商标类别,制定应对商标被抢注的方案,以保护自身品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