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申请并经商标局确认后所拥有的专有权利。商标权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也称为直接取得,指商标权是由创设而来,不基于他人已有的商标权,也不以他人意志为根据。
商标权的继受取得也称为传来取得,主要指基于他人已有的商标权,或以他人意志为基础而获得的商标权。
使用原则指商标权因商标的使用而自然产生,根据商标的使用事实而成立。
注册原则指商标权因注册事实而成立,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取得商标权。
混合原则,即折衷原则,是指在商标权的成立时,同时考虑使用和注册两种事实,商标权既可因注册而产生,也可因使用而成立。
在我国,未注册商标仍受一定程度的保护。商标法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尽管未注册商标在一定程度上受法律保护,但这种保护是有限的。未注册商标没有商标权,其受保护的基础是其所有人对其享有的某种利益。
《商标法》第三条: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商标转让合同条款的详细内容。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了商标权转让的协议,包括被转让商标的详细资料、转让费与付款方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和合同的解除等内容。甲方保证转让的商标为有效商标,并承诺在合同有效期内不经营相同或相似商标的商品。乙方在付清转
侵犯商标权的没收物品处置方式和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没收物品通常会被销毁,驰名商标会受保护。赔偿金额根据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或商标许可费确定,如难以确定,则参考相关证据和法院裁定。权利人需举证,侵权人如不提供真实账簿资料,法院可参照权利人主张和证据判
商标许可提前终止费用的处理方式。首先,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其次,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双方可以协商;最后,如果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解决争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注册人可以与别人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人需监督商品质量并标明被许可人的名
商标行政复议所需提交的材料及申请商标异议的注意事项。应提交的书件包括商标异议申请书、明确的异议理由、事实及法律依据等。申请商标异议需注意申请期限、提交日期及异议申请的要求。异议人需明确表述异议理由,以便于对方答辩和商标局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