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具有以下几个含义:
惩罚性赔偿是在民事主体承担补偿性赔偿的前提下,其责任由其承担。
惩罚性赔偿是由法院判决,具体案件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必须由人民法院以判决的形式作出,当事人不能预先约定。
判处的惩罚性赔偿金由民事主体向另一平等民事主体支付,而非交给国家。
惩罚性赔偿的数额依照民事特别法的规定确定。
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若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若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可以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至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这一规定即为商标侵权情境下的惩罚性赔偿条款。除商标法外,北京、天津、浙江等地高级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文件中也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表述。
一般认为,适用惩罚性赔偿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件:恶意侵权、情节严重、查明赔偿基数,并且,权利人在诉讼中需明确提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主张。其中,“恶意”一般指直接故意,典型情形包括受到行政处罚后仍重复侵权,侵权人与权利人之间存在特定关系而明知知识产权权利的存在,以及假冒知名度较高的注册商标等。而“情节严重”一般指被诉行为造成了严重损害后果,典型情形包括以侵权为业,贬损权利人商誉,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损害,以及被诉行为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等。而“查明赔偿基数”是指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商标许可使用费的金额可以确定。
综上所述,惩罚性赔偿通常是指侵权人侵犯他人权益并造成对方重大损失所需支付的赔偿。双方需要在确定惩罚性赔偿时达成约定,并且根据获得的利益或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的一倍以上至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商标印衣服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对于未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可采取行政和民事责任措施,如责令停止销售侵权商品、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等。同时,根据《商标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进行罚款。被侵权者可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索赔。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公告期内对注册商标提出异议,商标局会听取双方陈述并调查核实。异议人可在收到准予注册决定后请求宣告该商标无效,如不满商标局的不予注册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复审过程中涉及在先权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对摹仿翻译驰名商标的行为会进行限制和禁止。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同时,人民法院在保护驰名商标时会考虑商标注册情况、商标法规定以及驰名商标认定的作用等因素。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抢注商标并高价出售是不合法的,构成不正当竞争。对恶意抢注行为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建议企业及早进行商标注册,确定商标类别,制定应对商标被抢注的方案,以保护自身品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