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转让 > 专利权授予范围是什么?

专利权授予范围是什么?

时间:2023-01-04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6898
导读:专利权授予范围是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实际上发明或者是使用近几年的保护的范围应当是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的,在申请专利权的时候需要提交说明书,还有就是提交相关的附图,这样的话可以用于解释权利的要求。

专利权授予范围的定义

专利权授予范围包括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中的内容为准,说明书或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专利保护内容的确定

专利保护的内容以权利要求书中确定的范围为准。专利保护权仅在授予专利的国家或地区有效,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受法律保护。专利权在保护期满、未缴纳年费或主动放弃后不再受到保护。

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

独立权利要求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前序部分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和与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特征部分应写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部分和前序部分的技术特征合在一起,限定了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况

下述情况不予授予专利权:

1.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予授予专利权。例如,用于赌博或吸毒的设备、机器或工具。

2. 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是对自然界中现象、变化过程、特性和规律的揭示。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此不予授予专利权。

3.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包括对信息进行思维、识别、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属于技术方案,因此不予授予专利权。例如,交通行车规则、语法、速算法、心理测验方法、各种游戏规则等。

4.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属于专利保护范围。这是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伦理的考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有选择各种方法的自由。但药品和医疗器械可以申请专利。

5. 动物和植物品种

动物和植物品种本身不予授予专利权,但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申请专利。

6.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7. 平面印刷品上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解决专利纠纷的方法

1. 协商

当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专利权行为引起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2. 诉讼

当专利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时,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专利管理部门调解

专利纠纷当事人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调解。专利管理机关是指国家设立的专利管理机关,负责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专利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诉讼或专利管理部门调解来解决。但前提是必须获得专利权,因为根据国家法律,专利权需要通过申请并经相关机构认定,同时必须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在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利益需要时,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此外,为了公共健康目的,专利局还可以对药品专利进行强制许可并出口到符合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如专利权人不服决

  • 发明专利的转让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关于发明专利转让的合法性。根据法律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进行转让,但转让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办理相应的手续。转让过程需通过书面合同进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从登记之日起生效。

  • 技术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技术合同法在新《民法典》生效后的适用范围。新《民法典》生效后,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技术合同法条款将失效或被替代。技术合同法适用于法人、公民之间关于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方面的合同,以及中外企业间的技术合同。但承包合同及涉及外国企业或个人与内地法人和

  • 专利权人更改所需资料清单

    中国专利权人更改所需资料清单的详细内容及相关法律规定。变更专利著录事项需要提交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等材料。涉及权利转移或发明人资格变更时,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若申请人为法人,还需提供相关事项说明文书。若涉及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死亡等情形,应提交相关合法材

  • 使用许可协议
  • 专利侵权纠纷的财产保全程序
  • 等待实审提案专利是否可转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