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是一种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赋予专利权人的一种专有权利。与有形财产相比,专利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专利权具有独占性,也称为垄断性或专有性。根据专利法规定,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发明人或申请人的申请,认为其发明创造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后,授予申请人或其合法受让人一种专有权。专利权人对其权利的客体(即发明创造)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专利权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即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各国的专利法对于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期均有各自的规定,且计算保护期限的起始时间也不相同。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从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即对专利权的空间限制。一个国家或地区授予和保护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或地区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法律效力,其专利权不被确认和保护。如果专利权人希望在其他国家享有专利权,必须根据其他国家的法律另行提出专利申请。除非加入国际条约或双边协定另有规定,任何国家都不承认其他国家或国际性知识产权机构所授予的专利权。
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销售该产品的行为不被视为侵犯专利权。
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已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行为不被视为侵犯专利权。
根据与其所属国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按照互惠原则,外国运输工具为自身需要在中国领陆、领水、领空临时使用有关专利的装置和设备,不被视为侵犯专利权。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行为不被视为侵犯专利权。
总的来说,专利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无形财产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取得专利权需要通过专利局的授予,在获得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必须实施该专利或许可他人实施。如若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强制许可措施,以确保专利得到充分利用。对于我国的发明创造、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专利,发明人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专利权授予,并在获得权利授予后,若有侵权行为,可以提起诉讼。
我们所说的专利权指的是发明创造这项专利的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他发明或者创造的东西可以一个人单独使用、收益,处分,并且他人是没有办法干涉的一种特有的权利。由此可见,从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的那一刻起,专利权就可能随时被宣告专利权无效从而失去效力。
它专属权利人所有,专利权人对其权利的客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专利权人又包括原始取得专利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取得专利权的继受主体。专利权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我国的法律中明确的规定了专利权人所拥有的专利权是拥有合法的权利的,并且一旦所拥有的专利权受到了侵害的,当事人是有权向侵权行为人追究相
只要没有经过专利权人许可,有上述任何行为的都构成侵权。专利权人享有关于专利的各项权利,按照专利权人的专利内容享有不同的权利,专利财产权主要包括独占权,许可权,转让权,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为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