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权的强制许可是指政府在除专利权人之外的第三方实施某项专利权的权利。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如果专利权人在合理的时间内未能以合理条件许可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实施其专利,那么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后仍未能得到许可,这个单位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申请。例如,一个电力公司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发电方法并获得了专利权,但其他公司想通过专利转让来实施该技术,却未能得到许可。在专利权被授予三年后,如果仍未得到许可,这些公司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强制许可申请。
如果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其他紧急情况,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非商业性使用,也可以进行专利的强制许可。例如,今年我国突发非典,如果一家公司拥有治疗非典药物的专利技术,虽然有专利权保护,但可以通过强制许可让其他公司生产该药物,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公共需求。
如果后一项专利的实施依赖于前一项专利的实施,也可以进行强制许可。例如,某项专利技术的实施需要先实施另一项专利技术,但专利权人未能许可前一项专利的实施,那么后一项专利的实施可以通过强制许可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强制许可适用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而外观设计专利则不适用。获得强制许可的单位或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也无权允许他人实施,同时应当支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关于专利的部分主要涉及对专利权的限制。这些条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协议规定了成员国可以进行的权利限制范围。
协议规定了成员国不得进行的权利限制范围。
协议规定了在允许的范围内必须符合的条件。对于一般的权利限制,协议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成员国可以对专有权规定例外。而这个例外主要就是指强制许可。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强制许可条款允许在授予专利权人一定年限的独占专利权之后,要求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将其专利许可给当地工业使用,以获取补偿条件。如果专利未能及时开发或无法开发,就可能成为强制许可的对象。
专利权的强制许可情形。包括专利权人在合理时间内未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利益非商业性使用、后一专利的实施依赖前一专利的实施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关于专利的部分,包括允许的权利限制范围、不允许的权利限制范围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一)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二)
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并帮助有关国家、地区解决其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落实世界贸易组织多哈部长级会议《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宣 言》和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关于实施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第6段的决议》,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专利法》,
专利权的恢复是否可以追溯 《专利法》第四十七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