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而言,如果虚假出资数额超过三十万元,并且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者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而言,虚假出资数额超过三百万元,并且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将构成抽逃出资罪。
2.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而言,如果抽逃出资数额超过三十万元,并且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者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而言,抽逃出资数额超过三百万元,并且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将构成抽逃出资罪。
3. 如果抽逃出资行为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将构成抽逃出资罪。
4.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也将构成抽逃出资罪:
如果抽逃出资行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也将构成抽逃出资罪。
根据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对于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如果单位犯此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方案,该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等。该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此外,还涉及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
公司借款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的判断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利用其他银行账户以借款名义将资金给股东作为虚假出资的行为被认定为抽逃出资。此外,公司借贷应有金融机构背景,股东以借贷名义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将被追究责任。如果公司借款行为符合虚构债权债务关系且
中国企业注册时的资金要求,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规定。文章还提到了出资期限的规定,包括首次出资额和剩余出资的缴纳时间限制。这些内容对于想要在中国注册公司的企业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