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这一程序被称为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被控侵权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也可以提起无效宣告请求。
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即任何人未经允许实施该项技术的行为都不构成侵权。因此,被告往往以原告的专利权无效作为抗辩理由。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程序的进行可能影响法院的实体判决和诉讼程序。
《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没有明确规定专利侵权诉讼中提起无效宣告程序的处理方式。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对此进行了具体规定,并在实践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人民法院受理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或者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维持专利权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时,如果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护专利权的法律稳定性。发明专利经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实质审查,其专利权具有足够的法律稳定性,不需要等待专利复审委再次审查;同样,经过专利复审委维持专利权的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也具有足够的法律稳定性。因此,对于这些稳定性较高的专利权案件,不中止诉讼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防止侵权人利用中止诉讼制度拖延诉讼并继续侵权行为,同时也不会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中的“可以”不中止诉讼的表述是为特殊情形提供的兜底规定。原则上,对于以上情形,法院不会中止诉讼。
随着我国专利侵权案件的增多,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成为被告对抗专利权人的常见方法。因此,在民事诉讼中,了解和注意专利侵权诉讼与无效宣告程序之间的关系,以保护自己的专利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履行的专利合同,是不具有追溯力的。第四十七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无效宣告请求人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所以专利权人可以申请专利无效的。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
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专利著录项目变更时,申请人要提交变更申请表,并且在要请求变更一个月内交纳变更费用。著录事项变更费、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费、无效宣告请求费应当自提出请求之日起1个月内缴纳;期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未提出请求。
由申请的人交到专利局或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可以由代理机构交。著录事项变更费、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费、无效宣告请求费应当自提出请求之日起1个月内缴纳;期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未提出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