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第一,一般无偿还期,投资者也不能随便抽走。
第二,对企业的要求权位于负债之后。
第三,表明企业产权关系,要求保值增值。
(3)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按其来源包括: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③留存收益等。
具体讲解: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包括两部分内容:
A.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即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
B.资本公积: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投入资本的形式:货币或实物;有形或无形。
投资主体:国家投入、法人投入、个人投入、外商投入等。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比如:某房地产企业将自已开发的一处建筑物改为对外出租,就是说将“存货”改为“投资性房地产”。此建筑物成本为100万元,转换日公允价值为120万元,此企业对投资性房产地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应做如下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00
贷:开发商品10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000
这里的20万元,便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③留存收益
是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可见,所有者权益构成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减资未通知债权人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或发起人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涉及数额和后果达到一定标准时,将构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单
公司名称变更逾期问题的相关法规和处理措施。公司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可能面临罚款和营业执照被吊销的风险。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公司变更登记事项的各类情况及相应处理流程,包括公司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和经营范围的变更。
虚拟币投资中涉嫌诈骗的问题。虚拟财产作为特殊财产形式受法律保护,若以欺诈手段获取虚拟财产则可能构成诈骗罪行。相关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相关条款,强调了保护虚拟财产和民事权利的重要性,并规定了对滥用民事权利的制约。因此,个人在虚拟币投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及所需文件。首先,公司需经过股东会决议并通知债权人处理债权债务。决议生效后,需申请变更登记,提交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公告报纸、债务清偿或担保情况说明、章程修正案等相关文件。减资程序需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注册资本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