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第一,一般无偿还期,投资者也不能随便抽走。
第二,对企业的要求权位于负债之后。
第三,表明企业产权关系,要求保值增值。
(3)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按其来源包括: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③留存收益等。
具体讲解: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包括两部分内容:
A.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即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
B.资本公积: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投入资本的形式:货币或实物;有形或无形。
投资主体:国家投入、法人投入、个人投入、外商投入等。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比如:某房地产企业将自已开发的一处建筑物改为对外出租,就是说将“存货”改为“投资性房地产”。此建筑物成本为100万元,转换日公允价值为120万元,此企业对投资性房产地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应做如下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00
贷:开发商品10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000
这里的20万元,便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③留存收益
是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可见,所有者权益构成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方案,该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等。该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此外,还涉及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
公司借款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的判断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利用其他银行账户以借款名义将资金给股东作为虚假出资的行为被认定为抽逃出资。此外,公司借贷应有金融机构背景,股东以借贷名义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将被追究责任。如果公司借款行为符合虚构债权债务关系且
中国企业注册时的资金要求,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规定。文章还提到了出资期限的规定,包括首次出资额和剩余出资的缴纳时间限制。这些内容对于想要在中国注册公司的企业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就股份制企业除注册资本外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中个人股东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应甄别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践中,从证监会最近审核通过的上市公司反馈情况来看,证监会发审委对该问题关注颇多,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依法缴纳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