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方案涉及范围、方式和标准,必须公开发布,以便拆迁范围内的群众了解并做好准备。这是信息公开的要求。如果补偿方式或标准不符合期望,可以在征求意见阶段提出异议,并由征收方收集意见后进行修改。如果征收方不发布补偿方案或未盖章,征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难以保障,因此可以依法拒绝搬迁。
在拆迁前,必须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听证会,以解决拆迁户的利益诉求。通过听证会,拆迁户可以要求提高补偿或表达合理的补偿诉求。如果征收方不理睬拆迁户的要求,拆迁流程肯定不合法,可以拒绝搬迁。
补偿标准的合理性不是口头说了算,而是根据被征收房屋的实际价值确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被征收房屋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评估办法确定。然而,在实际拆迁过程中,一些征收方为了省钱往往会压低补偿标准。如果周边房价明明是7、8千,却只给你一两千的补偿,并且公开送达补偿协议要求签字,拆迁户可以拒绝签字和搬迁。
根据我国拆迁法律规定,必须先补偿后拆迁。有些地方在拆迁时喜欢先行拆迁,不重视被征收人的利益。他们给出的补偿不合理,甚至存在欺骗行为,只给出口头承诺,不提供书面补偿协议。他们可能会说,补偿是少不了的,你先搬迁,还能先领奖励。拆迁涉及核心财产利益,不能忽视。如果房子被拆了,没有住的地方,也无法获得补偿款项,那就真的亏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暂时做个钉子户。
以上四种情况在拆迁实践中很常见,此时选择成为钉子户是一种保护自身利益的方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家成为钉子户,而是鼓励大家不要盲目签字和搬迁,避免拆迁补偿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只有一套房,如果被人坑走,要想“翻身”将会非常困难。
在此基础上,对付违法拆迁的最实用办法就是依法维权,让法律保护拆迁户的利益。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