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强拆是一种令人讨厌且可怕的行为,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这种拆迁行为常常在业主最疲惫的夜晚进行,房屋被拆除后,他们甚至没有一个安身之处。对此,大家当然有意见。然而,夜间强拆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拆迁方应该承担严格的法律责任。下面,明拆迁律师将为大家进行相关科普分析。
让我们先看一个案例。2014年8月8日凌晨,在河南新郑某地,张先生的家突然被十几名陌生人闯入,张先生和他的妻子被从睡梦中拉出房屋,随后这些人对房屋进行了拆除。当地于8月11日回应称,张先生的房屋是未经审批建造的,而且恰好位于郑州地铁2号线工程征迁范围内,征收方多次与他协商,但始终未就拆迁达成一致意见。
也许有人会说,违法建筑拆除有什么问题?这当然是有问题的。违法建筑的拆除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必须确保当事人行使法律救济的权利。而且,无论是违法建筑还是合法建筑,法律规定都不允许在夜间进行拆除。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扰民问题,业主在失去房屋后,半夜里去哪里休息呢?拆房子会引起很大的噪音,会吵醒周围的邻居。其次,突然的拆房行为让业主毫无准备,合法财产和物品无法及时转移,极易造成财产损失。
从近年来的新闻报道来看,夜间强拆并不仅仅是上述案例中出现的情况,其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夜间强拆实质上是征收方采用的一种偷袭战术。很多时候,征收方和被征收人无法就拆迁补偿标准达成一致意见,补偿协议迟迟无法签订,为了赶工程进度,减少拆迁户的阻力,征收方采取了这种破除征收困局的手段。
然而,明拆迁律师要明确告诉大家,从法律层面来看,夜间强拆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首先,先拆后补和暴力搬迁是违法的。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7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
当事人的房屋应在补偿协商一致、签订补偿协议并支付补偿款后才能进行拆除。即使是违法建筑,也必须遵循相关拆除程序,而不能随意拆除。
其次,法律禁止夜间强拆。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强制执行。因此,夜间强拆是非法的。
如果一群人在未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半夜拆除您的房屋,您不要以为一切都完了。法律是可以惩罚他们的。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根据第六十八条规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赔偿。如果构成犯罪,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上述法条,我们可以知道,夜间偷拆房屋的责任人需要承担行政处罚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房屋被偷拆并不意味着被征收人无法采取行动。对于在偷拆房屋过程中造成的财产损失,被征收人除了可以主张房屋本身的补偿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外,还可以依法提出索赔。
根据《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国家赔偿程序来要求赔偿,这是拆迁方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当事人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有些人会哭闹着要求公正,还有人会与现场人员对抗。然而,这些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征收方准备充分,人多势众,而业主毫无防备,力量单薄。在这种对比下,盲目冲动是没有必要的。
明拆迁律师提醒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补救,并为后期维权提供方便:
一是及时报警。拨打报警电话后,警方将有报警记录。律师在后期介入时,还可以调取电话录音作为证据之一。
二是抓紧时间收集现场证据。最好录音、拍照、录像现场,并通知附近亲朋帮助取证,确保在后期诉讼时既有证据又有证人出庭。
三是事后立即咨询委托律师介入维权,利用法律和律师的经验来维护合法权益,与征收方进行对抗,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也知道,遭遇夜间强拆时,当事人肯定会非常愤怒,但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事后,通过法律的力量,同样可以讨回公道。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散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治安处罚,严重时可能构成犯罪。此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辱骂、恐吓他人和编造虚假信息等行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