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家的房屋去年被列入拆迁范围,然而,他从未收到任何有关补偿安置方案的通知。
这并非上级部门没有下发方案,而是村委会没有公布。村委会告诉他,补偿政策都是由他们传达的,工作人员都能清楚地解释,让村民们放心签字。然而,这种解释有什么用呢?谁能确保这些解释是真实有效的呢?黄先生并不傻,他坚持要求村委会公开正式的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供村民们查阅。然而,村委会不同意,反而指责黄先生不配合工作,并威胁说“一天不签字就扣除一天拆迁奖励”。
在面对野蛮拆迁时,被征收人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村委会没有权力隐藏补偿方案,而被征收人有权知悉补偿标准。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市、县级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公布,同时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30天。
根据上述法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征收补偿方案应当公开发布并征求村民意见。因此,村委会故意不公开补偿方案,不让村民们看到,显然是违法的。
在村委会不公开征收补偿方案的情况下,被征收人该如何获取补偿方案,从而了解真实的补偿标准呢?
律师建议黄先生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信息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市级和县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重点公开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以及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和使用情况等政府信息。
显然,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应当是征收方主动公开的事项。因此,当村委会不公开征收补偿方案时,我们可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获取补偿方案,了解真实的补偿标准、补偿安置方式和拆迁奖励政策。
有了补偿方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房屋的实际情况,与征收方和村委会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自己得到公正合理的补偿,并要求不少一分拆迁奖励。这样一来,征收过程中的不公平行为将无处遁形,我们的合法权益也将得到保护。
如果村委会或征收方仍然不妥协,不能提供公平合理的补偿,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进一步维护我们的权益。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包括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文章还介绍了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包括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的归属、安置补助费的归属和使用、资金存放和公开使用情况等。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模拟拆迁的法律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定。模拟拆迁涉及预签征收补偿协议及其前期准备行为,对旧城区改建项目的实施具有积极作用,但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存在疑问。被征收人在模拟拆迁过程中需警惕各种手段,充分准备并谨慎对待每一步骤。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包括搬迁前期和过程中的费用补偿、基于拆迁政策的奖励费用以及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具体补偿包括机器设备调试修复等费用、速迁费及拆迁奖励等,且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商铺将根据过渡期限给予相应补偿。因拆迁导致的商铺停租也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