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发明人是指发明的完成人,设计人是指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完成人。发明人或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
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来说,专利权的主体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所在单位。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和性质的内资企业和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受让人是指通过合同或继承而依法取得该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之后,如果获得了专利,那么受让人就是该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转让后,受让人成为该专利权的新主体。
外国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享有与中国公民或单位同等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
专利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专利权既具有人身权,又具有财产权。
专利权的取得需要经过专利局的授予。
专利权的发生以公开发明成果为前提。
专利权人如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有关部门将采取强制许可措施,以充分利用专利。
专利权的申请和授予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获得专利权后,若希望将其授予他人使用,需与对方签订专利权许可使用合同。否则,可能会引发相关纠纷。
工伤意外导致死亡的赔偿责任,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规定。详细说明了相关金额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及不同情况下死亡职工的赔偿待遇。此外,还提到了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的调整办法。
工伤手指骨折的鉴定和赔偿金额相关问题。包括工伤医疗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以及职工因工致残的待遇等方面。职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需符合一定条件,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同时,单位将按照因公出差标准给予工伤职工伙食补助和交通食宿费用报销。停
工伤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及待遇。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具体金额依伤残等级而定。工伤伤残待遇包括护理费、辅助器具费、年金性伤残津贴以及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旨在帮助工伤职工重新融入就业市场。
中国工伤职工在遭受工伤后的赔偿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职工不能主张侵权赔偿,而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文章详细阐述了工伤职工的医疗待遇、治疗费用、生活护理费等支付规定,以及如何进行工伤康复的相关规定。